帶“同出”的詩句大全

為您整理了53句帶“同出”的詩句,其中“同出”開頭的詩句8句,“同出”結尾的詩句8句,“同出”在中間的詩句37句,供您參考。
“同出”開頭的詩句【第1句】:興來屬湛輩,同出舂容詩。——出自呂宜之《梅林分韻得詩字》
【第2句】:我評此三花,同出而異名?!鲎猿疬h《柰花似海棠林檎但葉小異》
【第3句】:同出而異流,君看何所似?!鲎蕴啤ぐ拙右住逗痛鹪娛住ず头炙畮X》
【第4句】:同出復同歸,從朝直至暮?!鲎蕴啤ぐ拙右住肚锶諔谚贾薄?/p>
【第5句】:譬彼潮與水,同出而異情?!鲎运巍ぐ教諏O《雪中對酒效昌黎體》
【第6句】:同出天地間,我豈異于人?!鲎蕴啤ぐ拙右住对佔尽?/p>
【第7句】:有如一隅地,同出天地奠。——出自陳普《水車》
【第8句】:東堂舊侶勤書劍,同出膺門是一家?!鲎蕴啤ぴS渾《甘露寺感事貽同志》
“同出”結尾的詩句【第1句】:出嶺誰同出,歸鄉如不歸?!鲎晕奶煜椤赌习曹姟?/p>
【第2句】:微茫遠樹山同出,破碎層云日斗明?!鲎詮堥c《平望遇風》
【第3句】:無人可同出,課仆理荒畦?!鲎哉赂Α洞魏聺擅耥崱?/p>
【第4句】:古來畫師非俗士,妙想實與詩同出?!鲎运巍ぬK軾《次韻吳傳正枯木歌》
【第5句】:曳杖云同出,開檐山自來。——出自真山民《次韻章劍溪山居》
【第6句】:瞿曇況真理,穢凈本同出?!鲎岳盍髦t《食藕》
【第7句】:有鶴相同出,無云作伴回?!鲎在w師秀《送倪道士之廬山》
【第8句】:明晨汝輩早同出,腳力躋攀吾尚堪。——出自章甫《重九前一日示弟侄》
“同出”在中間的詩句【第1句】:楮君同出處,松侯難弟兄?!鲎在w必象《即席點韻賦方硯》
【第2句】:百醉與君同出處,五窮隨我共行藏。——出自舒岳祥《歸故園》
【第3句】:隱芝庵中有高士,拄杖請來同出邀。——出自章甫《簡唐先生谷》
【第4句】:昨日嘉魚來訪我,方駕同出何所之?!鲎蕴啤ぐ拙右住逗臀⒅姸瓥|陽春…追越游見寄》
【第5句】:水源同出萬山頭,上半支分各自流?!鲎躁悗r《派派泉》
【第6句】:古來賢達人,不必同出處?!鲎岳顝涍d《群玉五詠·赤松庵》
【第7句】:與君同出已多時,費盡囊金典盡衣?!鲎院螒垺堵弥惺就叀?/p>
【第8句】:日暮獨歸愁米盡,泥深同出借驢騎?!鲎蕴啤ぐ拙右住冻昙呐O喙拊捙f勸酒見贈》
【第9句】:九日山頭兩徑深,不同出處卻同心?!鲎院俟逗椭广仂繇崱?/p>
【第10句】:愿駐高枝上,還同出谷鶯?!鲎蕴啤钕怠缎≡反和麑m池柳色》
【第11句】:賓客相從筵既冷,士民同出食猶寒。——出自程師孟《寒食游九仙烏石二山》
【第12句】:前時同出守,星鬢各蕭蕭?!鲎运纹睢鹅蟠鸸蛳鄧忠娂亩住?/p>
【第13句】:我今在家同出家,萬法過前心不起?!鲎蕴K轍《夢中詠醉人》
【第14句】:郎家主婦愛且憐,系向裙腰同出處?!鲎悦穲虺肌洞溆疝o》
【第15句】:敢同出水方新句,空自長吟負老松。——出自張嵲《種木芙蓉》
【第16句】:舊與鱒魴同出入,爾暇悲憐禍相及?!鲎詫O巖《觀漁行》
【第17句】:同門同出入,不是我同參?!鲎葬屃嘶荨度藤潯?/p>
【第18句】:老去在家同出家,楞伽四卷即生涯?!鲎蕴K轍《試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韻三首之一》
【第19句】:九重午刻命精禱,四海中宵同出云。——出自喻良能《喜雨》
【第20句】:江上昔年同出處,天涯今日共風塵?!鲎蕴啤れ`一《送明素上人歸楚覲省》
【第21句】:身云同出沒,人海各波瀾?!鲎袁F代·馬一浮《八月十五夜月》
【第22句】:會同出入凡十日,腥膻酸薄不可食?!鲎蕴K轍《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》
【第23句】:堂堂希白翁,共惟同出自。——出自張栻《送然侄四歸二首》
【第24句】:圣學魯東家,恭惟同出自?!鲎员彼巍S庭堅《柳閎展如子…才德甚…于學故以桃》
【第25句】:今年寒食好風流,此日一家同出游?!鲎蕴啤ぴ 逗橙铡?/p>
【第26句】:好共山翁同出處,不隨朝騎五門西?!鲎圆滔濉逗团嫉前矟ぁ?/p>
【第27句】:錢君丈人行,邂逅同出郭?!鲎詣⒃住稏|禪百韻》
【第28句】:涼秋同出郭,勝日共尋山。——出自呂祖謙《葉子山右史父宣義挽章二首》
【第29句】:異名同出少人知,兩者玄玄是要機?!鲎詮埐恕督^句六十四首》
【第30句】:弭節于今涉四年,揚鞭同出豈徒然。——出自洪皓《次韻同出祓殯》
【第31句】:終與同出處,豈將沮溺群?——出自唐·李白《贈何七判官昌浩》
【第32句】:當時同出師門下,今日多傷井屋前。——出自董嗣杲《六一泉》
【第33句】:兩窮成邂逅,一笑同出處?!鲎哉赂Α锻瑥埐油o小子…清叟摘櫻桃》
【第34句】:無外一精明,六合同出自?!鲎员彼巍S庭堅《頤軒詩六首》
【第35句】:攜扶同出峽,僑寄未還枝。——出自劉克莊《題孫母陳孺人墓志》
【第36句】:兄弟同出門,同行不同志?!鲎蕴啤ぴ 峨s曲歌辭·出門行》
【第37句】:草色隨驄馬,悠悠同出秦。——出自唐·皇甫曾《送人還荊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