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心安處即是故鄉上聯大全

在日常的學習、工作、生活中,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。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?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,僅供參考,一起來看看吧
心安處即是故鄉上聯篇一
解決垃圾難題要找源頭、抓管理。找準源頭是解決問題的前提,對待垃圾難題我們要追根溯源,找清原因方能對癥下藥。找清原因要求我們將問題分門別類,針對核心問題細致調研,做到心中有數,讓各相關部門各領權責,以此為突破,為解決垃圾難題謀劃全局。其次要抓好管理,垃圾問題是牽扯廣、范圍大的綜合問題,各地方不能各自為政,自轄一畝三分地,而是要統籌協作,共同治理,將管理落到實處,深入到基層。垃圾難題的治理不能光喊口號,空下文件,而要行之有效,深抓嚴打,管理者也應當以身作責,加強監管,從頂層設計上克服治理難點。
解決垃圾問題要重科學、講方法。科學治理是解決垃圾難題的關鍵,將生活拉圾分類處理就是例子,科學分類,合理回收,不只是能夠清除垃圾,還能變廢為寶,將垃圾資源化。垃圾治理,若僅僅按部就班,不但效率極低,而且浪費精力,而依靠科學的規劃、操作,不僅能解決問題,還能節省費用,避免二次污染。現在有許多地方,依靠群眾力量,將垃圾難題細化到每一位,每一戶,通過設立獎懲機制,提升公眾參與積極性,促使公眾親手治理家園,增加參與感、獲得感,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,使垃圾問題無處藏身。因此,講究方法是重點,找對方法、因地制宜地解決垃圾難題是今后各地政府努力的方向。
解決垃圾難題要求環保,保方便。在環保的前提下治理垃圾難題是基本要求。“限塑令”實施四周年,但卻收效甚微,這一政策雖是以環保為初衷,但在實際中確有不當之處,比如塑料袋的定價過低,代替品又是否環保,百姓又是否方便等。其實環保與方便不可分割,我們不能只求環保不要方便,在解決垃圾難的同時不能造成其它難題,否則不就削足適履,拆東補西嗎?因此,治理垃圾需要環保、方便雙管齊下,在提升環保意識,減少生活垃圾的同時也要保證公眾的生活便利,在二者的博弈與平衡中進行綠色治理,讓環保成為治理垃圾的一劑利藥。
“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”,我們應當要把解決垃圾難題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,不畏艱難,勇于克服,既要金山銀山,又要綠水青山,將垃圾治理貫穿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,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,建沒綠色發展、和諧美麗的中國。
申論范文欣賞:實績與名利
申論范文欣賞:認清價值?找準位置
申論范文欣賞:生也有涯?知也無涯
申論范文欣賞:新時代重溫讀書的價值
心安處即是故鄉上聯篇二
——實施鄉村振興 重塑夢中故鄉
當代中國被稱為流動的中國,許多人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,遠離父母、妻兒,舉家遷徙,但正如蘇軾所言“此心安處是吾鄉”,城市容得下夢想,卻無處安放鄉愁,根脈所系之處——鄉村是我們共同的故鄉,然而回望鄉村,破敗不堪。因此,要實施鄉村振興,重塑夢中故鄉。
振興鄉村要振其外。談到環境問題,我們往往會想到霧霾蔽日、垃圾堆積如山、護城河發出警告的城市,卻不知鄉村也是環境問題的重災區:房屋居所殘破荒涼,牲畜家禽糞便亂排,村間道路扭曲狹窄,雖在遠離喧囂卻也難見綠色……人們判斷一個村莊是否有活力,首先會通過其外在村貌來判斷,整潔、美麗的村容村貌會給人欣欣向榮之感,蒙塵、破敗的鄉村很難與富裕、整潔的新鄉村聯系起來。因此,振興鄉村要振其外,翻新、重建房屋民居,規劃村間道路,綠化、美化村容村貌,振興鄉村先要美其外表。
振興鄉村要興其內。村莊也如個人一般,光鮮亮麗的外表能獲得人們一時青睞,但內在才是長久繁榮的根本所在,目前很多鄉村缺乏經濟增長動力,村民只能外出務工改善生活,熟人社會的崩塌又使得原本約束村民行為的鄉規民約被淡忘、拋棄,逢年過節聚眾賭博,醉酒滋事,閑時議論鄰里長短,鄉村正在成為經濟、精神的荒原,這樣的鄉村只能稱其“金玉其外,敗絮其內”,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。因此,振興鄉村更應該關注鄉村的“元氣”所在,挖掘地方特色,興辦鄉村產業,重建鄉規民約,還原醇厚民風,振興鄉村要美其內在。
振興鄉村要內外兼修。內、外猶如硬幣的兩面,代表的硬幣的不同形態,同時又共存于硬幣這一主體,村容村貌與鄉村實力、村民精神風貌也如同硬幣的兩面,共存于鄉村振興這一主體之中。整潔、美觀的村容村貌展現村莊的筋骨肉,雄厚實力、文明鄉風展示村莊的精氣神,只注重外在不修內里的鄉村如同無本之木、無源之水,華而不實又不能長久;只修內里忽略外在的鄉村,缺乏足夠的吸引力,也不能稱其為真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,內外兼修才是振興鄉村的正當要道。
“試問嶺南應不好,卻道,此心安處是吾鄉。”鄉村是所有人共同的故鄉,振其外,興其內,內外皆修,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農村一定就在不遠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