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
刻舟求劍
核心提示: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(wǎng),古典文學網(wǎng)提供成語刻舟求劍的詳細解釋、讀音以及刻舟求劍的出處、成語典故等。
成語名字: 刻舟求劍 成語發(fā)音: 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語解釋: 舟:船;求:尋找;尋求。在船上刻記號;尋找失落水中的劍。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;死守教條;拘泥固執(zhí);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成語出處: 戰(zhàn)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劍自舟中墜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劍之所從墜。’舟止,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劍不行,求劍若此,不亦惑乎?” 成語繁體: 刻舟裘劍 常用程度: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: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: 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 成語結構: 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: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: 刻,不能讀作“kē”;劍,不能讀作“jiǎn”。 近義詞: 守株待兔  墨守成規(guī)  查看更多刻舟求劍的近義詞>> 反義詞: 看風使舵  見機行事  查看更多刻舟求劍的反義詞>> 成語例句: 似你這樣尋根究底,便是刻舟求劍,膠柱鼓瑟了!(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二十回)